艺术设计学院
 首页 | 学院新闻 | 学院概况 | 院务公开 | 师资力量 | 本科生教育 | 研究生教育 | 教学科研 | 党建工作 | 学生工作 | 校友之家 | 设计研发中心 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  详细信息

我院在第二届“中原设计”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论坛中斩获佳绩

发布日期:2025-11-05  点击:[]

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,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、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“中原设计”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论坛在郑州轻工业大学成功举办。本届论坛以“互鉴·共生·未来”为主题,立足设计学科的交叉属性,聚焦设计学在新格局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,探索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新路径,推动新思想、新观点与新方法的学术交流与碰撞。我院学子在本届论坛中表现优异,共获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5项、入围奖5项,成绩斐然。

10月31日,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凌士义教授应邀出席论坛,并进行了《未来设计的选择与判断》主题演讲。他从确山稻田的“科技+艺术+民生”实践,到无人驾驶汽车中“规则+伦理+人性”的算法设计,阐释了未来设计的核心判断标准——技术始终是路径,而服务于人、尊重人性、成就人的价值追求,才是设计的根本归宿。凌院长指出,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演变,那些融合精准与温度的设计选择,将共同铺就更具人文关怀的未来之路。

11月1日,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丽丹副教授作为评审专家,对参会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专业点评,在深入剖析内容的基础上,既给予客观评价,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。我院研究生王超财在胡艳珍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《中国古代联体器物视觉美学与设计转译研究》荣获一等奖,并在论坛中进行现场宣讲。该研究以“联体器物”为对象,探讨其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“联而不分”美学特征,梳理其“实用奠基—礼制转型—世俗融合—审美极致”的发展脉络,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和合、统一等传统观念,并从展会形象与交互设计层面探索传统造物智慧的现代转译路径,助力文化活态传承。

此外,尹晨琳、杨佳欣、赵伟良荣获一等奖;卢淑婳、宋雪阳、李佳欣、孙亚雯、王幸、张亦萌获二等奖;毛雨晴、孙炎、付蕾、郑智远、郭恩彤获三等奖;皇甫昕蕊、李琪琛、李婷、万小靖、王玥莹获入围奖。

本次论坛中,我院研究生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活跃的创新能力,充分体现学院在设计教育与科研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。未来,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加强学科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“中原设计”建设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
(通讯员 陈伟利 王超财)

关闭

 
  学院新闻

 通知公告 
 学院动态 
 院务公开 
 行业资讯 

 

艺术设计学院网站  版权所有